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
过去二十年中,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引起了大量关注,并得到了大量研究证据,特别是对于儿科群体,人们把这样的活菌称为“益生菌”。
肠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性
肠道菌群包括近700种不同的菌种,每毫升肠道内容物含有1012个微生物——这是人体中真核细胞总数的10倍。在宫内时,胃肠道是无菌的,出生后不久,肠道便开始细菌定植。在生命最初2天,婴儿肠道迅速被细菌定植,特定菌种得以定植,最终使得婴儿胃肠道中形成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。
生命早期的几个因素对决定肠道菌群构成,具有重要意义。分娩方式可显著影响菌群组成。自然分娩不是无菌过程。剖腹产婴儿不会像阴道分娩婴儿那样,得到最初的细菌接种。这样,剖腹产婴儿定植延迟,使得菌群中双歧杆菌和其它非致病菌种少于阴道分娩婴儿。婴儿早期饮食是另一个决定该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。母乳不是无菌的,含有包括双歧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。此外,母乳含有低聚寡糖,可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。因而,母乳喂养的婴儿,总菌群中80%-90%均为双歧杆菌。另一方面,配方奶喂养的婴儿,其菌群更为复杂,大肠菌群和拟杆菌所占比例更大。
维持菌群的自然平衡、使非致病菌特别是双歧杆菌,可抑制病原体的定植。更重要的是,肠道菌群对刺激婴儿免疫应答的发育至关重要。体内80%的免疫活性细胞,存在于肠道相关淋巴组织(GALT)内。正常菌群的形成,对GALT发育非常必要。例如,无菌动物的肠道组织,粘膜免疫系统发育不全,较为稀疏,派氏结较小,粘膜中淋巴细胞减少,且无产生IgA的细胞。肠道内细菌的刺激和信号传导(通过粘膜上皮受体的作用),在健康婴儿粘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平衡肠道菌群的定植和发展,对IgA的生成(IgA抗体是肠道免疫防御中最重要的一员)、细胞免疫中T细胞应答(辅助T细胞1、辅助T细胞2和调节T细胞)的调节等正常免疫功能,是必不可少的。
此外,定植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也与抗菌活性物质的分泌相关。细菌也可刺激粘蛋白(在肠道表面形成粘膜屏障)的分泌,是抑制致病菌粘附肠道屏障的一部分。
因此,不完全母乳喂养、剖宫产或生命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婴儿,易发生肠道菌群构成的异常;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。口服摄入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,改善这些婴儿肠道菌群的构成,促进了称为益生菌的潜在有益菌株的研究。
益生菌及其特征
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(FAO)与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益生菌定义为:“从食品中一定量摄入,可为宿主健康带来获益的活菌”。最常用于食品或补充剂的益生菌,包括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菌株。通常认为,作为益生菌的细菌应包括以下基本特征:
- 是可存活的微生物;
- 对宿主无致病性;
- 摄入前在制造和储存中仍可存活且稳定;
- 可作为肠道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并引起宿主反应;
- 宿主摄入后可产生有益作用。
发酵食品,特别是酸奶中,含有大量非致病菌。然而,这些食品中大部分细菌虽然安全,但并不是益生菌。只有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宿主有特定益处的细菌,才可认为是益生菌。谈到益生菌的益处,需要认定特定微生物及其特定作用。此外,已经清楚,婴儿肠道菌群良好建立后,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出现和定植只是暂时的。大多数良好记录的病例中,如果不再从饮食中摄入益生菌菌株,菌株数量就逐渐减少,回到补充前的状态。因此,必须从饮食中定期持续摄入益生菌,才能发挥并维持其作用。
研究最多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属的菌种,包括:嗜酸乳杆菌、保加利亚乳杆菌、约氏乳杆菌、罗伊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(GG)。双歧杆菌属研究较多的益生菌有:乳双歧杆菌、短双歧杆菌、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。
- 我的微信
- 微信扫一扫
-
- 微信公众号
- 热门文章优惠活动
-
评论